央行公开市场单日投放创2个月新高 市场预计跨年资金价格将走低
12月26日,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730亿元7天期和43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,因当日有90亿元逆回购到期,实现净投放2070亿元,创2个月以来新高,此前高点是10月27日的2380亿元。
(资料图片)
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,上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7530亿元逆回购操作,单周净投放7040亿元,远超过去几年同期水平。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390亿元逆回购到期,其中周二至周五分别到期50亿元、190亿元、40亿元和20亿元。
跨年资金仍偏贵,央行加大7天逆回购操作量助力利率走低
值得注意的是,本周一央行公开市场加大了7天期逆回购的操作数量,同时减少了14天期逆回购的操作数量。市场人士指出,12月26日央行进行7天期逆回购操作,已经可满足机构跨年末流动性需求,因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低于14天期逆回购利率15个基点(bp),此举有助于降低跨年资金的价格中枢水平。
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,26日DR007(银行与银行间以利率债为质押物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)加权利率维持在1.8%-2%之间,DR014则在3%以上,两者利差超过100个基点(bp)。
华北某银行交易员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,目前银行间市场7天期资金供给仍较为有限,央行或有意通过加大投放,令市场供给增加,并进一步带动跨年资金利率下行。预计央行后续将持续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进行资金投放,以维持跨年资金面稳中趋松。此外,央行连续释放资金面维稳信号后,市场对于后续流动性的预期转暖,预计后续大行也将陆续加大对跨年资金的融出量,带动跨年资金利率持续下行。
信达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一爽指出,目前机构资金跨年进度偏快,但银行在跨年资金供给中的占比偏低,非银跨年需求更多依靠非银自身满足,这也造成跨年资金偏贵且资金分层有所加剧的现象。考虑到年末有大量财政资金投放,以及央行维稳年底资金面的态度明确,预计跨年流动性仍将维持平稳。
市场人士指出,12月为传统财政支出大月,预计临近月末,将有部分财政支出资金进入银行体系,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提供一定补充。
明年春节期间资金面或仍有波动,但大概率会维持宽松
按照历史规律,春节因素将导致资金面波动加大,节前资金利率通常会有所走高,但近期央行特别强调“要高度重视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”,市场人士预计,明年春节前资金面大概率会维持宽松。
从往年情况看,春节前现金投放构成流动性最大的扰动因素,其规模可达到数万亿元。2023年春节大年初一为1月22日,意味着春节前银行现金投放的压力将集中在1月份,预计从1月中旬开始,银行就将迎来现金投放高峰。
不过从近期央行官员的表态观察,央行对维稳银行间资金面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,并释放出有望进一步宽松的信号。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提到货币政策总量要够、结构要准;总量要够,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,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。货币政策工具仍比较充足,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;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,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,不大起大落。
李一爽指出,上述表态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央行最宽松的表态,政策利率仍然存在调降的空间,不排除基准利率在明年调降10-20个基点(bp)的可能。
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,2023年开年之后,随着疫情冲击的逐渐平复,需要尽快启动经济恢复式增长,不排除采取一揽子刺激性举措激发市场活力。预估2023年一季度降息或有望落地,届时政策利率、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报价均有望下调。
除央行方面对资金面的表态外,1月财政渠道也将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有所补充,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,公共财政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,季初月往往收入大于支出,每年1月财政存款环比通常较高。
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认为,展望明年1月,预计现金需求偏弱、财政支出偏强、政策呵护延续。明年春节时间较早,在1月22日,考虑到各地疫情冲击还在进行中,春节现金需求升幅预计弱于季节性。此外,通常季初财政收入大于支出,带动财政存款上升,考虑到“要抓住时间窗口,狠抓政策落实”的政策诉求,预计财政支出力度将高于春节季节性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翀
编辑 陈维城
校对 赵琳